- 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9:19 点击次数:187
前言:
1955年时国务院对全国军区进行重新划分,成立于解放时期的华北军区更名为北京军区,承担京津一带的防务任务。正当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职位空缺时,毛主席却说:那个违抗军令的王疯子在哪里。
这个王疯子是谁?为何毛主席说他时违抗军令的王疯子?他为什么会违抗军令呢?
这位被人们称为王疯子的人其实真名叫王近山,他在军中广为人知,被人们称为“疯子”,甚至毛主席也戏称他为“王疯子”。
王近山出生于1915年,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。幼年时丧母,他在8岁时就不得不下地劳作,过着艰苦的生活。
展开剩余89%在1930年时,王近山来到大别山并加入了红军,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命运,开启了他的革命道路。
关于他被称为“王疯子”的由来,是在他参加红军后被战友们起的一个绰号。
故事是这样的,在王近山参军的第一年,他经历了一次与敌人的激烈肉搏战。
在战场上,一个身材高大的敌人盯上了王近山这个身形相对瘦小的对手,他专门找他下手。
尽管王近山只是个年幼的少年,却毫不畏惧,奋起反抗,用头撞击,用牙齿咬噬,与敌人纠缠在一起。
他展现出的不屈意志和顽强抵抗的态度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突然间,两人同时向后倒下,从山上滚了下来。敌人当场毙命,而王近山则被一块石头挡住,脑袋上留下一个巨大的伤口,因此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“王疯子”。
由于英勇作战,王近山的晋升速度非常快,仅仅20岁的年纪,他就荣升为红四方面军的师长。
1934年,王近山带领着他的全团指战员与其他兄弟部队并肩作战,在四川与国民党部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,进行了5天5夜的厮杀,终于这场战争结束了。
战斗结束后,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,纷纷躺下休息。由于长时间的紧张状态,王近山只睡了一会儿就醒了。
于是他起身去巡查哨位,没有想到的是,在巡查的过程中,他突然意识到敌人正在接近他们的位置。
王近山发现敌人靠近后立即做出了应对,他没有大声报警,而是巧妙地使用了一个计策。
他高喊道:“同志们,敌人即将溃败,快追击他们!他的目的是让敌军误以为自己陷入了我军的包围之中,使他们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。
这个计策成功地让敌人主动转入被动态势,他带领着自己的一个团,与一支敌军旅发生了激烈的战斗,最终成功地歼灭了对方,被俘的敌军也被顺利控制,原来那批敌军是刘湘的主力部队,后来王近山才知道原来敌军只是无意间与他们的部队碰到的。
这次成功的战斗不仅显示了王近山作为指挥官的智谋和勇敢,也展示了他在战场上的机智和应变能力。
但王近山的个性也非常顽劣,经常违抗军令,在红军长征期间,他因为纵兵抢夺藏民的粮食,遭到了全军的通报批评。
1937年,"七七事变"爆发,这一事件标志着全面的抗日战争拉开了帷幕,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愤怒达到了顶点,每个人都渴望将他们赶出祖国的土地。
在这个关键时刻,王近山凭借其无畏的勇气和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崭露头角,迅速脱颖而出,并一路上升。
王近山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,他积极参与各种战斗,勇敢地冲在最前线,无论是在城市的战斗还是山区的激烈战斗中,他始终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决心。
王近山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了386副团长一职,他的直接上级是386旅的旅长陈赓。
其中有一次违抗军令那是在1943年时,一个通信员匆匆赶到了王近山的驻地,并将一封信件交到了他手中,这封信件来自时任太岳二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的上级,内容至关重要。
大致意思是让他带领16团前往延安保护主席和陕甘宁边区。由于上级指挥无法及时到达,王近山必须独自作战。
当时,国民党对陕甘宁地区有所企图,这让局势变得非常紧张。
在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的商议下,他们决定派遣王近山前往延安地区,以保护其安宁。
王近山接到任务后,他立即表示会尽快赶往延安,为保护主席和边区做出自己的努力。
王近山领导着大约2000名战士,他们打算化装成普通百姓,准备出发前往延安。陈赓对王近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了如指掌,他在王近山动身前叮嘱他要避免陷入战斗,务必要快速而安全地抵达延安。
在行军途中,王近山突然发现了一个地形优势,一个完美的伏击点,尽管得到政委的强烈反对,但王近山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决定。
他相信这是一次机会,一个难得的来对抗敌人的机会,因此,他决定在狭窄的公路上设下伏击圈,准备迎击来袭的日军。
随着伏击圈的设立,突如其来的战斗开始了,王近山带领他的部队,经过艰苦的战斗,最终,我军取得了胜利。
随后,王近山抵达延安后,毛主席还称赞了他,对于他违抗军令也没有处罚他。
1955年,当毛主席得知北京军区副司令职位空缺时,他突然问起一个人:违抗军令的王疯子在哪里?,亲自点名要王近山担任这一职位。
毛主席对王近山的才能和能力有着充分的认可和信任,他相信王近山能够胜任这个职位,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这个任命是对王近山个人的褒奖,也是对他过去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的肯定。
但在1964年时由于某些原因王近山他被解除了一切职务,被调到河南的农场担任副场长,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职务调整和挑战。
得知王近山被下放后,肖永银和尤太忠不遗余力地支持他。尤其是肖永银,他先劝说王近山向组织认错,随后又亲自找到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,请求他在毛主席面前为王近山求情。
在肖永银等人的帮助下,1968年,王近山写信向毛主席认错,表达了自己的悔过之情,1970年,王近山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。
1978年,王近山生病去世了,结束他这63年的革命人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